2月27日,工信部發布微博顯示,2018年四季度組織對47家手機應用商店的應用軟件進行技術檢測,發現違規軟件43款,涉及違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惡意消耗用戶相關賬戶積分、強行捆綁推廣其他應用軟件等問題,目前均已責令下架。
事件詳情
據統計,工信部四年來曝光的違規App發現共有695款應用涉及違規。其中,86.33%的App存在強制捆綁推廣其他無關應用軟件的問題,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和惡意“吸費”合計占比11.8%。同時,綠葉惠購App出現惡意消耗用戶相關賬戶積分的行為,這在工信部公布違規App中首次出現。
此外,工信部還提醒廣大用戶增強權益保護意識和風險意識,收到電話營銷騷擾,可通過電話、網站或手機應用等途徑向12321舉報受理中心舉報。
2018年,全國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7.5億戶,其中移動電話用戶15.7億戶,4G用戶保持穩定增長,總數達到11.7億戶。
調查結果顯示,個人信息被泄露后,選擇向消協或通信管理局等部門投訴的僅占35.00%,選擇自認倒霉的占26.54%。對于造成手機APP個人信息安全問題的原因,71.54%的人認為是相關法律不健全,69.62%的人認為是相關監管不到位,67.31%的人認為是行業缺乏自律。另外,用戶主要對于手機App關注重點集中在過度采集個人信息、信息被泄露或竊取、推送商業廣告、遭受錢財損失及耗費手機資源等五個方面。
目前,因為有關法律法規缺乏體系化,保護范圍模糊,重原則輕細則,自律規范多而監管規制少。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職責分散且呈現邊緣化,侵害后救濟渠道不暢通。加上消費者維權意識不強,遭遇個人信息泄露并面臨侵害時,大多人抱有僥幸心態,很少有人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盡量避免使用第三方軟件市場下載App,不隨意綁定銀行卡,錄入重要身份信息。當下載手機App時,遭遇惡意捆綁推廣軟件,違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等問題時,應及時主動依法維權,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瀏覽量:02021-03-20
瀏覽量:12021-03-05
瀏覽量:02021-01-28
瀏覽量:02021-01-18
瀏覽量:02021-01-05
瀏覽量:0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