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家除了寫稿子,就是被妹子逼著看陪她看《古劍奇譚》電視劇,每周陪著百里屠蘇和他的基友們纏纏綿綿唧唧歪歪,為了妹子還不能吐槽那紅光閃閃的煞氣和連游戲都不如的動畫特效。
滿眼都是那把布滿腫瘤的焚寂劍、那只長著猥瑣浣熊臉的狐貍、那個下巴尖得像蛇精病的女主角。每天早上我都要在噩夢中被歐陽少恭曖昧的眼神甜絲絲的聲音驚得汗毛倒豎晨勃不能。
《古劍奇譚》游戲地址:點擊下載
整部電視劇,演技最好的是方蘭生的那塊搓衣板,無聲無色,神物自晦,這才是大藝術家的風范。
我和妹子講:“當初這款游戲不是這么糟糕啊。”妹子纏著我把游戲翻出來給她玩,一玩之下,她怒罵不止——什么坑爹的玩意兒,轉個身都這么費勁,是我玩游戲還是游戲玩我啊?嚇得我連古劍二都不敢給她玩了。
我只能說——你呀,圖樣圖森破,不懂得咱們家國產游戲的情懷,這游戲當年可算得上是十年罕見的良心之作了,業內有口皆碑的。妹子語重心長地說:“我終于知道你們業內的游戲有多爛了。”
這件事讓我反思良久,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什么才是好作品?我妹子是個普通女子,容易受潮流和廣告影響。
她也不怎么玩游戲,但玩的時候,明顯分得出好壞美丑,偶爾試了一下《御天降魔傳》的試玩版,她說:“好歹很流暢,玩起來不感覺反人類。”
自古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真正牛逼的都講究悶聲發大財,先做好自己。做成功的事情,總是靠做出來的,而不是靠嘴炮和廣告打出來的。
當年孫大炮四處演講借錢造噱頭,結果一事無成,人家武昌首義不過就是倆士兵振臂一呼的事情,跟他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蘇秦沒什么文化的時候,讀了一點皮毛兵法外交,就自以為文韜武略,干啥啥都成,跑去找秦王獻連橫之術,結果秦王看出他是個鍵盤政治家,直接說:“鄙人羽翼未豐,還不能用先生的神機妙算,先生還是回家吃飯去吧。”
嘴炮大俠蘇秦深受羞辱,回家閉門不出,懸梁刺股發奮讀書,這才有了后來掛六國相印,合縱天下諸侯的事情。所以說——真正干事的人話都很少,若把精力和噱頭都放在打廣告造噱頭上,那他根本不是想來干事的,而就是個妄圖一本萬利空手套白狼的大忽悠。
國人做事的風格向來如此,宣傳嘴炮多過實干,兵馬未動嘴炮先行,事情還沒做,就能吹成十年磨一劍嘔心瀝血,事情做了三成,就敢廣告打得震天價響,說什么帶給你當初的感動,八字還沒有一撇,就敢單方面宣布成功。
陳寅恪先生說過,中華民族真是奇怪,五千年了,基本上是在混,不過能混五千年真的很偉大,很了不起。
著名漢學家顧彬先生曾來杭州做講座,說中國人都在混日子。他說混日子不是說現代的中國人混日子,中國人從來就沒有不混日子的時候。
別嫌二位學著的話難聽,事實就是如此。我們的思想過于簡單,我們想得最多的是生存,而不是生存的質量和尊嚴。
我們的《古劍奇譚》完全證明了這個觀點,燭龍當初做游戲就是為了掙錢,而不是為了什么偉大的目標,建立一個行業標桿,并且為之奮斗。
《古劍一》之所以口碑不錯,除了質量的確不錯之外,更在于鋪天蓋地的宣傳造勢、借勢、挾持希望國產復蘇的名義,當時的確用心了,所以時來天地皆同力,無論是媒體還是我們玩家基本都豎起了大拇指,起碼比某些十年一感動的強得多,各種別扭我們都忍了。
我們曾經也有過很美好的幻想,希望《古劍》系列能夠出淤泥而不染,擺脫《仙劍》《軒轅劍》的影響,走出自己的道路,像一代那樣繼承自己的血統,開創自己的路子,結果《古劍二》狠狠扇了我們一個耳光。
我們終于明白,他們根本不是要建造一個長遠的品牌,做長遠的業內良心,而是借一代的成功、品牌和腦殘粉的支持,撕破臉繼續圈錢,有沒有未來他們不關心,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上古卷軸》從《競技場》到《晨風》到《湮滅》再到《天際》,人家幾乎都是數年磨一劍,一聲不響,不到作品大成的時候,截圖都不敢拿出來炫耀。
即便是被大家罵出翔的EA,《龍騰世紀2》面世后被罵的狗血淋頭,但人家公司和工作室站出來向玩家道歉,更加努力地去做第三部,什么時候敢大言不慚地說:“我們做的是情懷和感動,你們不懂!”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為什么《上古卷軸》、《使命召喚》、《戰地》、《龍騰世紀》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人家做的不是一天的品牌,人家每一次都在做品牌做良心。
我們的國產也不是沒有優秀的作品,但只要優秀一兩次,就不再關注質量和品牌,而是變本加厲地消耗玩家的支持和感情,他們不在乎品牌的垮掉,也不在乎全天下的差評,他們只關心銀行里的數字。
我們可以看到——商人和藝術家是有區別的,他們出發點不同,藝術家大多是要完成心中偉大的作品,而商人則是為了利潤無所不為!
微信之父張小龍說過:“因為用戶沒有感覺到爽,很多大公司能夠過‘技術’這一關,但他們缺乏的是藝術,缺乏的是哲學層面上的思考。”
咱們這些游戲公司、電視劇制作人,離哲學距離比較遠,但不該連個“藝術”都做不到。
是的,《古劍二》有場景、有動作、有劇情,但他們把場景做成了假大空,把動作做成了預演動畫,把劇情做成了喋喋不休沒完沒了的配音,別人有的他都有,這不是努力,而就只是為了那些事先排演好了的噱頭,
你不是點了這幾道菜嗎,我都給你,好不好吃那就不關我的事了。藝術不重要,錢才是最重要的,你管我的狐貍長著浣熊臉,還是我的屠蘇一副面癱臉?
可為什么人家《御天降魔傳》就可以虛心聽取玩家意見,推倒重做了一年?不還是態度問題?
《古劍奇譚》電視劇借著《仙劍》、《軒轅劍》等游戲改編電視劇的春風奮起直追,連那些不玩游戲的妹子都癡迷不倦,大有風靡一時的架勢。
但這電視劇是否能達到大眾心中的高度,看到那些滯澀緩慢的劇情,不合理的舉措和臺詞,那些花里胡哨不倫不類的表演,那些過猶不及的基情和曖昧,相信大家心中早有判斷——《古劍》電視劇風靡不風靡和它本身的質量毫無關系,大眾追的只是情懷和感動以及一哄而上的熱鬧勁。
再如大神于正的那些電視劇,是否真是因為電視劇本身的魅力而火爆,還是由于于正老師每一次都別出心裁的宣傳和造勢?
你要知道屎放在鍋里加上生姜八角香油花椒爆炒一下,也會散發出一些獨特的氣味,而本朝的人們,最習慣嗅著氣味一哄而上,懶得消耗動腦筋的能量。
當今的中國,極少有文學、藝術、娛樂界的人士能夠靜下心來干一件正經事,他們把智商和精力都放在宣傳炒作,攻擊自己的敵人,給自己臉上貼金這些事上。
當年張紀中號稱從不看金庸小說,而高希希自稱沒有讀過《三國》原文,然后他們都拍出了風靡一時的電視劇,不管好賴美丑,他們在當年都是名利雙收,得到了一切想要的。
如今的于正大神,不過是有樣學樣、亦步亦趨,甚至添上了一點小丑的伎倆,將它徹底發揚光大,所以我們見到了真的的教主愛上令狐沖,所以我們見到了喬幫主手持超長版電動XX,踩著滑板牛逼哄哄出場。
我們不得不發問:為什么他們有膽量一次又一次消費受眾的金錢和耐心,一次又一次辜負受眾的感情和期待?
要知道傳播學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受眾本位,意思和賣東西一樣,你要把任何一位顧客當做上帝,而作家、導演、游戲公司,則要關注一般受眾的感受和體驗。
而為何我國的作家、導演、游戲商家,就膽敢一次又一次侮辱受眾的智商?
我覺得,不怪他們,是我們慣壞了他們,我們一直拿情懷和感動來委屈自己,明明吃了壞東西還要感激涕零說好吃無比,我們在他們的作品面前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失去了節操和智慧。
就像《皇帝的新衣》中的那個蠢貨皇帝,被玩弄于鼓掌還不自知,還要施施然光著屁股出去游街賣丑,這才是真正長騙子氣焰的地方。好的東西被我們無視,爛的東西卻被我們奉若至寶。
我們是這樣慣壞他們的——一個騙子,拿著一口鍋和一塊磚頭來到街上煮湯喝,吆喝著要煮一碗千古第一絕世好湯,我們這群圍觀的不明觀眾,卻像被洗了腦一樣為他偉大的夢想和情懷所感動,每個人都不由自主都給他湯里加點料,有人加點蔥花,有人加幾塊豆腐,更有丟入肉片的……
最后“磚頭湯”大成,騙子空手套食材,轉了個盆滿缽滿,圍觀群眾吃著自家白花花的銀子,稱贊別人家無中生有難吃無比的湯!
瀏覽量:12020-07-03
瀏覽量:12016-08-10
瀏覽量:02016-08-08
瀏覽量:02016-08-03
瀏覽量:12014-08-30
瀏覽量:0201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