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12》的官網今日又更新了兩位新武將的人設及資料,一位是吃自己眼珠的夏侯惇,另一位則是曹操手下重要謀士之一的程昱。該作預計2012年春季上市,登陸PC平臺。
夏侯惇:
字:
元讓
?年~220年
跟隨曹操一同舉兵反董,在追擊董卓的榮陽之戰,雖然曹操被徐榮擊敗,但夏侯惇卻將徐榮斬殺并救出了曹操。之后征討徐州呂布之時,被曹性射中左目,但生吞眼球后擊殺了曹性。之后鎮壓了在許昌舉兵反曹的耿紀、韋晃。漢中之戰時,從楊修處聽說曹操【雞肋】之論調后,指揮大軍撤退。在曹操死后不久也隨之病逝。
程昱:
字:
仲德
141年~220年
受荀彧推薦出仕曹操,成為其策士,并向曹操推薦了郭嘉。在曹操進攻徐州時留守兗州,當呂布從后方偷襲兗州之時,與荀彧協力死守三縣不失。之后在倉亭之戰獻上【十面埋伏】之策,將袁紹軍大敗。之后曹操軍苦于劉備的軍師徐庶,獻策將徐母囚禁,并偽造徐母信件吸引徐庶投靠曹操并獲得了成功。
馬超:
字:孟起
馬騰長子,人稱【錦馬超】。父親和弟弟被曹操殺害之后,與馬騰的義兄弟韓遂一道向曹操發起復仇的作戰。連破長安、潼關,在渭水與曹操大軍決戰,因中賈詡之離間計而大敗。奪取冀城后繼續抵抗曹操,但因楊阜的計謀被失去了家小,并被逐出了涼州。在那之后,歸于張魯麾下并于張飛激戰,但受到李恢的說服而加入劉備軍。
孫策:
字:伯符
孫堅的長子,孫權之兄,妻子為大喬。從父出證共戰劉表,父親死后以玉璽從袁術處借得兵馬。以此兵馬為基礎擊敗江東的劉繇、嚴白虎、王朗等人,被人稱為【小霸王】。之后從袁術之下獨立,構筑了足以匹敵曹操的勢力。但是,被與曹操勾結的許貢之食客擊成重傷,將后事托付給弟弟孫權與義兄弟周瑜之后,病故。
趙云:
開始出仕公孫瓚,在其滅亡之后出仕劉備。在長坂之戰中單槍匹馬在曹操大軍中就出了甘氏及阿斗。漢中攻防戰中再次以一人之力,阻止了曹操的進軍,被稱贊為【子龍一身是膽】。街亭戰敗后,趙云的部隊未損一兵一卒而成功撤退。在攻蜀作戰及南征平蠻是皆隨諸葛亮出征,深受劉備、諸葛亮的信任。
徐庶:
司馬徽的學生,與諸葛亮、龐統的學友。在新野被劉備聘為軍師,之后將曹操派出先頭部隊呂曠、呂翔擊敗。在其之后進攻的是曹仁與李典,曹仁布【八門金鎖陣】,但被徐庶破陣進而擊敗曹仁。但之后曹操將徐庶的母親逮捕,并偽造徐母的書信寄給徐庶。身為孝子的徐庶見到偽造的書信,決議離開劉備。但在臨別之際,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
早先武將介紹:
孟獲:
南蠻王,祝融之夫。劉備死后,成為司馬懿五路攻蜀大軍中的一軍,進攻蜀國。225年,和雍闿一起舉兵攻蜀,與諸葛亮統領的南征軍作戰。被諸葛亮的智謀擊敗,六度被擒但均不服又六度被放,直至第七次被捕后才發自真心的降服。之后被委以自治的重任,并發誓再不背叛蜀漢。
龐統:
外號與【臥龍】諸葛亮并稱的【鳳雛】。赤壁之戰是,以連環之計將曹操的船隊鎖在一起,使得周瑜的火計得以成功。之后出仕劉備,擔任耒陽縣令,在上任之初日日飲酒荒于政務。但是,在開始處理公務時只用半日即將處理了積壓百日的事情,實力得到了肯定。在平定益州的戰役中擔任劉備軍的軍師,但是在落鳳坡中了張任的伏兵之計,戰死。
孫堅:
孫堅乃東漢長沙太守,孫策、孫權之父。討賊有功,并在鎮壓黃巾之亂時活躍,人稱“江東之虎”。相映曹操發起的反董卓同盟,以先鋒身份大戰華雄,但因袁術限制其兵糧而敗北。在洛陽巡視時發現玉璽,進而與袁紹展開對立,袁紹收買劉表進行偷襲。之后與袁術結盟共戰劉表,但因蒯良之策中箭身死。
張飛:
張飛乃劉備、關羽的義弟。在桃園結義中與劉備關羽結為義兄弟。正義感強烈的男子漢,但因貪杯而有諸多敗績,在被劉備托付守徐州重任時,因爛醉如泥而被呂布奪城。但其武勇乃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在長坂坡一人阻止了曹操大軍的追擊。在進攻益州的時候用智謀生擒了嚴顏,并以禮相待,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將軍。
典韋:
使用重達80斤的鐵戟。被夏侯惇發現擔任曹操的護衛。在濮陽與呂布交戰之際,在大火中就出了曹操。在討伐黃巾殘黨何儀的時候,與在場的許褚大戰并平手。197年,曹操接受張繡投降進駐宛城之時,擔任曹操的宿衛。進行謀反的張繡依賈詡之計,將典韋的武器奪走,在曹操的營帳被夜襲的時候挺身力戰,最終戰死。
荀彧:
曹操的參謀。在曹操平定兗州征募人才時加入,被譽為張良式的人物。呂布奪取兗州之際,與程昱一道死守住了三縣。當獻帝從李傕處逃離時提出了保護獻帝的進言,在官渡之戰時激勵因弱勢而氣餒的曹操,被譽為曹操軍中第一的謀臣。
曹操:
被許劭評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討伐黃巾時活躍、在董卓掌權時籌劃反董卓聯盟。之后,平定兗州并收服了青州兵,在許昌恭迎獻帝后掌握大權,先后擊敗呂布、袁術、并在官渡擊敗袁紹統一河北。之后南下迫使劉琮投降,在赤壁敗于孫權、劉備聯軍,錯失了統一的機會。
郭嘉:
經程昱推薦出仕曹操,并推薦了劉曄、劉備依附曹操時,荀彧和程昱均進言將劉備處斬,但郭嘉提出反對意見,認為若斬劉備將失人心。官渡之戰前,提說曹操與袁紹的十勝十敗之說,認為應在討伐袁紹前討伐呂布。之后對孫策的早逝,袁家的滅亡都有準確的判斷,但在討伐袁尚的征戰中病故。
司馬懿:
在關羽進攻荊州的時候,提出與孫權聯盟共抗關羽的策略。受曹丕、曹叡兩代信任,總督雍涼兩州軍事。受諸葛亮與馬謖計策所害,一度被解職,但在諸葛亮北伐時復出。之后,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仍繼續負責對蜀軍防務。
劉備:
中山靖王·劉勝的后裔。在桃園結義中與關羽、張飛結為義兄弟、活躍于黃巾之戰。受徐州牧·陶謙邀請受讓徐州、被呂布奪走之后依賴于曹操。之后受獻帝賜皇叔之名,參加了衣帶詔討伐曹操但敗露。之后先后投奔過袁紹、劉表。依靠三顧之禮請出諸葛亮后,構筑了橫貫荊州益州的強盛勢力版圖。
關羽:
劉備的義弟,張飛的義兄。在桃園結義中與劉備、張飛結為義兄弟、并在討伐董卓時因斬殺華雄而成名。劉備在徐州敗于曹操之時,為保護劉備之妻而投降曹操。在斬殺了袁紹軍的顏良文丑之后報答了曹操恩情,過五關斬六將復歸于劉備麾下。
諸葛亮:
幼時在叔父諸葛玄的保護下長大,之后入司馬徽門下進學,被稱為[臥龍]。后受劉備三顧之禮而出山,說服孫權,在赤壁大破曹操。之后按照自己的三分天下之計,將荊州南部與益州攻略,構筑了蜀國。
孫權:
在兄長孫策去世后統領江東。208年討伐有殺父之仇的黃祖,并和劉備聯盟擊退于赤壁擊退了曹操。之后在合肥與曹操頻繁交戰,也在荊州歸屬權上和劉備愈發對立。之后與曹操聯合討伐了劉備義弟關羽,并在夷陵之戰中大敗為關羽復仇的劉備,進而確立了荊州的支配權。
周瑜:
孫策的義兄弟,妻子為小喬。協助孫策平定了江東。在孫策臨死之時,囑托孫權“外事不決問周瑜”。孫策死后輔佐孫權,推薦魯肅出仕。曹操進攻江東之際,力主聯合劉備共同抗戰。受孫權任命出任大都督,在赤壁之戰中大破曹軍。
孫尚香
孫權的異母妹妹,人稱[弓腰姬]。209年劉備周瑜之美人計而入吳,但是孫尚香乃至吳國太都很喜歡劉備,進而真正與劉備結為夫妻。在劉備返回荊州之際,出面將前來捉拿劉備的吳將喝退。
董卓
從實際上滅亡了東漢漢并開啟群雄割據時代的梟雄。在黃巾之亂中戰果不佳,依靠賄賂十常侍而保住了地位。在涼州整軍,受何進之邀進京,在何進被暗殺,十常侍被消滅的混亂局勢中擁立了少帝。之后收服了最強的武將·呂布,并廢少帝改立陳留王,權勢及欲望均非常強。之后因王允的連環計而與呂布反目,最終被呂布殺害。
呂布:
被稱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最強武將,因王允之連環計,為了貂蟬而殺害董卓,但被李傕大敗逃出了長安。先后依附袁術、袁紹并在各地流浪,最終奪取了因曹操東征而空虛的兗州。但之后被曹操所敗,又奪取了之前保護他的劉備的徐州。最后被曹操劉備聯軍圍困在下邳,因屬下侯成的背叛而兵敗身死。
貂蟬
東漢司徒王允的舞女,是一位善歌善舞的美女。在十六歲是協助王允施展連環計。成功依靠歌舞奪取了董卓與呂布的心,之后進入董卓的府內,引起呂布的殺心,并最終討伐了董卓。
袁術
袁紹之弟,出于四世三公的名門。受何進重用,因何進被宦官殺害而入宮屠殺大量宦官。董卓崛起之后出逃到南陽并參加反董卓聯盟。之后將根基轉移到淮陽,收孫策進獻之玉璽進而稱帝。因暴政而盡失民心,在依附袁紹北上的路中被劉備攻擊,吐血而死。
祝融
南蠻王孟獲之妻,相傳為火神祝融的后裔。善使飛刀,諸葛亮南征數次捕獲孟獲之后開始出陣。在單挑中擊敗蜀將張嶷、馬忠并將其捕獲,但被魏延及趙云所敗并被俘。之后作為人質與張嶷、馬忠進行交換。當孟獲因七擒七縱而心服之時,與夫君一同歸順。
袁紹
袁術之兄,出自四世三公之名門。曹操的友人,受何進重用,因何進被宦官殺害而入宮屠殺大量宦官。董卓崛起之后出逃到渤海并參加曹操發起的反董卓聯盟并出任盟主。聯合軍解散后,奪取了同為聯盟軍一員的韓馥所有的冀州,之后更打倒公孫瓚支配河北全境。以最大勢力的身份卻在官渡之戰中被曹操擊敗。之后又在倉亭之戰中再次敗北,還沒有決定后繼者就去世了。
上一個: 繼續火熱開發!神作《潛行者2》復活了
下一個: 《三國志12》最新武將介紹 魯肅衣著華麗
瀏覽量:02013-10-23
瀏覽量:02013-10-16
瀏覽量:02013-09-27
瀏覽量:02012-03-06
瀏覽量:02012-03-06
瀏覽量:0201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