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代,每當人們提起游戲主機時,定會說出Wii(任天堂)、PS3(索尼)、Xbox 360(微軟)的大名。而如今任天堂逐漸被人遺忘,甚至有了任天堂滾出游戲界的呼聲。當年的三足鼎立,現在只剩下了索尼和微軟兩家獨大。任天堂為何沒有聲音了?
一、任天堂新主機Wii U早上市一年
實際上,任天堂的新一代游戲主機Wii U在2012年底就上市了,比PS4和Xbox One整整早了一年。任天堂希望在兩大競爭對手之前完成搶發,提前卡位。因此,經過一年的沉淀和新鮮感揮發,如今Wii U顯得冷清也情有可原。
但這不是任天堂銷聲匿跡的主要原因?;仡欉^去一年來Wii U的市場表現,可以用慘不忍睹的來形容。該公司今年4-6月財報顯示,Wii U主機當季度銷量僅為16萬臺,遠低于上一代對手PS3(110萬臺)和Xbox 360(100萬臺)的當季度銷量。
Wii U
這個數據對任天堂甚至是一種羞辱。自家新一代的產品的銷量,居然只及和對手上一代產品的零頭。
二、游戲作品沒有跟上
游戲主機要想賣得好,關鍵要有游戲大作支持。任天堂CEO巖田聰承認,Wii U上市一年來銷量不高,主要是由于游戲作品的匱乏。
在Wii U上面,除了《刺客信條3》這樣與新一代主機特性深度匹配的大作之外,其他都乏善可陳。任天堂不止一次要求第三方游戲開發商多花些心思開發Wii U游戲,但游戲廠商卻表示,希望等Wii U的銷量提上去再說。
Wii U慘淡的銷量直接影響了游戲開發商對任天堂的信心。因為花巨資為一個平臺開發游戲,如果不能實現足夠的銷量,就勢必要虧本。這就在任天堂和游戲開發商之間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游戲少導致主機銷量低,主機銷量低導致游戲開發商不愿意再在這個平臺上開發新游戲。
三、產品顛覆式創新缺乏后勁
相對于日新月異的智能手機,游戲主機的更新換代的節奏要慢得多。在這樣的環境下,顛覆式創新可以創造一個時代,也可以毀滅一個時代。
在Wii時代,任天堂便是通過劍走偏鋒式的創新,一舉打破了市場格局。但這種創新方式的一個缺點是,幾乎沒有回頭路可走。從Wii到Wii U,任天堂選擇一條路跑下去。但從市場和玩家的反饋看,對于這種體感游戲的升級,明顯已經出現了審美疲勞。
“如今是我們的天下”
任天堂英國部市場部負責人Shelly Pearce曾經表示,“Wii U跟其他主機區別很大。我們的目標是家庭和孩子?!比欢瑢τ诩彝ズ秃⒆觼碚f,價格更低的上一代產品Wii顯然更適合。
此外,比起第一代Wii的體感式手柄的巨大創新,這一代Wii U的新手柄顯得十分“怪異”,從重量、大小到按鍵都不符合人體工學設計——有玩家表示,那根本不是一個手柄,而是一個獨立的PSP。
因此,在這一代的主機大戰中,任天堂已經被邊緣化了。
瀏覽量:02020-07-20
瀏覽量:02018-03-08
瀏覽量:02017-10-26
瀏覽量:02017-10-11
瀏覽量:02017-09-14
瀏覽量:02017-09-13